第2章测试题
1、在图1所示电路中,发出功率的元件是()。
A、仅是5V的电压源;
B、仅是2V的电压源;
C、仅是电流源;
D、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发出功率。
2、在图2 所示电路中,当R2增大时,恒流源IS两端的电压U怎样变化?()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不确定。
3、在图3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P点的电位怎样变化?()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不确定。
4、在图4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大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不能确定;
D、电压源。
5、在图5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与断开时P点的电位是()。
A、-1.8V,-6.25V;
B、1.8V,6.25V;
C、-1.8V,6.25V;
D、1.8V,-6.25V。
6、在图6所示电路中,已知US=2V,IS=1A,R1=1Ω,R2=2Ω,电压源的功率是多少?是输出还是吸收?()
A、8W,输出;
B、8W,吸收;
C、4W,输出;
D、4W,吸收。
7、在图6所示电路中,电路参数不变,电流源的功率是多少?是输出还是吸收?()
A、2W,输出;
B、2W,吸收;
C、1W,输出;
D、1W,吸收。
8、在图7所示电路中,已知I1=1A,则I2为()。
A、-0.5A;
B、0.5A;
C、-2A;
D、2A。
9、某电阻两端所加电压为100V时,电阻值为10Ω,当两端所加电压增为200V时,其电阻的阻值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10、在图8所示电路中,若不采用h点接地,而采用另外一点接地时,能使电路中其余各点的电位均为正,则另外一点为()。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3. 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3章测试题
1、图1(a)所示电路中,已知
A、6A;
B、2A;
C、3A;
D、8A。
2、图2所示电路中,已知
A、72W;
B、36W;
C、0W;
D、30W。
3、将图3所示电路等效为电压源模型,则电压源的
A、4V,4W;
B、2V,4W;
C、4V,2W;
D、1V,4W。
4、图4所示电路中,20W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
A、8 V;
B、2 V;
C、10 V;
D、4V。
5、在图5所示电路中,已知
A、4V;
B、12V;
C、0V;
D、18V。
6、在图5所示电路中,
A、3A;
B、4A;
C、5A;
D、6A。
7、图6所示电路中,已知
A、12V;
B、9V;
C、6V;
D、3V。
8、图7所示电路中,A、B支路中的电流
A、2A;
B、1.75A;
C、1.5A;
D、1.25A。
9、图8所示电路中,
A、2.33A;
B、2A;
C、3.5A;
D、1A。
10、图9所示电路中,A、B两端的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及等效内阻各是多少?( )。
A、3V,3W;
B、2V,3W;
C、3V,2.5W;
D、2.5V,3W。
4. 电路的暂态分析
第四章测试题
1、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 )不能跃变外,其他全可跃变。
A、电感电压;
B、电容电压;
C、电容电流;
D、电阻电流。
2、RC 电路初始储能为零,而由初始时刻施加于电路的外部激励引起的响应称为( )响应。
A、暂态;
B、零输入;
C、零状态;
D、全响应。
3、RC 电路外部激励为零,而由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称为( )响应。
A、暂态;
B、零输入;
C、零状态;
D、全响应。
4、RC 电路初始储能不为零,而由初始时刻施加于电路的外部激励引起的响应称为( )响应。
A、暂态;
B、零输入;
C、零状态;
D、全响应。
5、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 τ 值取决于( )。
A、激励信号和电路初始状态;
B、激励信号和电路稳定状态;
C、电路参数;
D、电路的结构和参数。
6、在计算图1所示电路过渡过程中时,时间常数 τ 值为( )。
A、
B、
C、
D、
7、如图2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处于稳定状态,在t = 0瞬间将开关 S 闭合,则
A、0A;
B、0.6A;
C、0.3A;
D、0.4A。
8、在图3所示电路中,开关 S 在t = 0瞬间闭合,若
A、4V;
B、0V;
C、8V;
D、16V。
9、如图4所示电路原已稳定,t =0 时将开关 S 闭合。已知:
A、
B、
C、
D、
10、如图5所示电路原已稳定,t =0时将开关 S 闭合。S 闭合后的
A、
B、
C、
D、
5.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第五章测试题
1、已知正弦交流电压
A、50 Hz;
B、2p Hz;
C、1 Hz;
D、2 Hz。
2、某正弦电压有效值为380V,频率为50Hz,计时始数值等于380V,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
A、
B、
C、
D、
3、已知
A、
B、
C、
D、相位差无法判断。
4、用相量表示正弦电压
A、
B、
C、
D、
5、将正弦电压
A、
B、
C、
D、
6、单一参数电容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7、在
A、28V;
B、20V;
C、32V;
D、0V。
8、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是表征该电路的( )
A、瞬时功率最大值;
B、平均功率;
C、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乘积;
D、视具体电路而定。
9、
A、电阻性;
B、电感性;
C、电容性;
D、无法判断。
10、提高供电电路的功率因数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少了用电设备中无用的无功功率;
B、减少了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提高了电源设备的容量;
C、减少了用电设备的视在功率;
D、可提高电源设备的利用率并减小输电线路中的功率损耗。
1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指最大值、角频率和相位。
12、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等于零。
13、因为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所以说相量就是正弦量。
14、电压三角形是相量图,阻抗三角形也是相量图。
15、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
6.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第六章测试题
1、三相对称负载是指( )。
A、
B、
C、
D、
2、对称三相电路有功功率
A、线电压与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差;
B、线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C、相电压与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D、相电压与线电流之间的相位差。
3、三相负载电路在△或Y连接时,三相总功率
A、只适应于对称负载;
B、只适应于无中线的三相负载;
C、适用于对称负载和不对称负载;
D、只适用于有中线的三相负载。
4、已知Y型对称连接电路,每相电阻为10Ω,感抗为150Ω,线电压有效值为380V,试求每相电流大小为( )。
A、1.46 A;
B、2.52 A;
C、1.37 A;
D、1.2A。
5、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接在线电压为380 V的三相对称电源上,测得线电流为202 A,输入功率为110 kW,则电动机功率因数为( )。
A、1.0;
B、0.83;
C、0.75;
D、0.5。
6、图1所示三相电路中,有两组三相对称电阻性负载,若电压表读数为380 V,求电流表读数为( )。
A、44A;
B、22A;
C、33A;
D、4.4 A。
7、图2所示电路中,若中性线未断开,测得
A、5A;
B、4A;
C、2A;
D、8A。
8、中线的作用在于使Y连接的不对称负载的相电压对称( )。
9、在三相正弦电路中,若要求负载相互不影响,则负载应接成△且线路阻抗很小,或者接成Y且中线阻抗很小( )。
10、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一相负载断开,其他相电压不变( )。
11、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线允许接入熔断器和开关( )。
12、三相电动机,当电源线电压为380V时,电动机要求接成Y,如果错将其接成△,则电动机可能会因功率过大而烧毁( )。
13、对称的三相电源的电压瞬时值之和不一定为零( )。
8. 磁路与变压器
第八章测试题
1、磁性物质的磁导率
A、
B、
C、
D、
2、铁心线圈中的铁心到达磁饱和时,则线圈电感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定。
3、在交流铁芯线圈中,如果将铁心面积减小,其他条件都不变,则磁通势(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不定。
4、当变压器的负载增加后,以下哪个解释是正确的( )。
A、铁心的主磁通
B、二次侧电流
C、一次侧电流
D、二次侧电流
5、
A、
B、一次侧电压
C、可能烧坏绕组;
D、一次侧电压
6、某空载变压器,其原绕组电阻为
A、
B、
C、
D、
7、一台单相变压器,额定电压为
A、8.9 A 52.63 kW;
B、267.4 A 52.63 kW;
C、8.9 A 47.5 kW;
D、5.6 A 52.63 kW。
8、为了减小涡流损耗,交流铁心线圈中的铁心由钢片顺着磁场方向叠成。
9、变压器副边电流
10、一台降压变压器也可以反过来用作升压变压器。
11、若将空载变压器的原绕组的匝数增加1倍,而所加电压不变,则空载电流也不变。
9. 交流电动机
第九章测试题
1、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速总是( )。
A、与旋转磁场转速相等;
B、高于旋转磁场的转速;
C、低于旋转磁场的转速;
D、与旋转磁场转速无关。
2、某频率为50Hz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转速为2850 r/min,其转差率为( )。
A、3.5%;
B、5%;
C、1.5%;
D、2.5%。
3、某频率为60 Hz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额定转速为1750 r/min,则其额定转差率为( )。
A、2.78%;
B、3.2%;
C、0.23;
D、1.8%。
4、某三相异步电动机都在额定运行是的转速为1440 r/min,电源频率为50 Hz,则转子电流的频率为( )。
A、50 Hz;
B、2 Hz;
C、45 Hz;
D、5 Hz。
5、以下哪种方法可以使三相异步电动机反转( )。
A、降低线电压;
B、任意对调两根电源线;
C、升高线电压;
D、降低线路功率。
6、以下哪种方法不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 )。
A、变频;
B、变极对数;
C、变转差率;
D、变电压。
7、哪种方法不能实现无级调速( )。
A、变频;
B、变极对数;
C、变转差率;
D、变电压。
8、已知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部分铭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电机的效率为( )。
A、1.0;
B、0.78;
C、0.92;
D、0.85。
9、采用降压法启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时必须处于( )。
A、轻载或者空载;
B、满载;
C、重载;
D、都可以。
10、已经型号为Y100L1-4的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如下 :
A、14.8 N·m 5.03 A ;
B、14800 N·m 5.03 A ;
C、14.8 N·m 8.71 A ;
D、14800 N·m 8.71 A 。
11、某四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 kW,额定电压为380,三角形连接,频率为50 Hz。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其转差率为0.02,效率为90%,线电流为57.5 A,
A、能 能;
B、不能 能;
C、能 不能;
D、不能 不能。
12、变极对数的多速电动机结构属于罩极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13、如果断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仍然可以产生电磁转矩。
14、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采用降压启动,主要目的是减少启动电流。
10. 电气自动控制技术
第十章测试题
1、在电动机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中,热继电器的功能是实现( )。
A、短路保护;
B、零压保护;
C、过载保护;
D、时间控制。
2、下面的符号中,( )表示交流接触器、( )表示热继电器、( )表示时间继电器。
A、KM FR KT;
B、SB FR KM;
C、KM FR SB;
D、SB KT KM;
3、为了使工作台在限定范围内作往复运动,应当采取( )方法。
A、时间控制;
B、速度控制;
C、行程控制或者终端控制;
D、安全保护。
4、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中,自锁环节触点的正确连接方法是( )。
A、接触器的动断辅助触点与启动按钮并联;
B、接触器的动断辅助触点与启动按钮串联;
C、接触器的动合辅助触点与启动按钮并联;
D、接触器的动合辅助触点与启动按钮串联。
5、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中,自锁的功能是保证电动机控制系统( )。
A、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B、保证启动后持续运行;
C、具有点动功能;
D、具有过载保护功能。
6、当
A、常开;
B、常闭;
C、常开和常闭;
D、常开或常闭。
7、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控制电路的作用是( )。
A、
B、
C、当
D、按下
8、正反转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按下
B、当
C、当
D、当主电路发生过载,
12. 半导体二极管与整流电路
第十二章测试题
1、PN结在外加正向电压作用下,内电场______,扩散电流______漂移电流。
A、增强,大于;
B、增强,小于;
C、削弱,大于;
D、削弱,小于。
2、一个半波整流电路的变压器副边电压为10V,负载电阻为250Ω,流过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______。
A、90mA;
B、180mA;
C、9mA;
D、18mA。
3、桥式整流电路的变压器副边电压为20V,每个整流二极管所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______。
A、20V;
B、28.28V;
C、40V;
D、56.56V。
4、当温度升高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______,反向漏电流______。
A、上升,下降;
B、上升,上升;
C、下降,上升;
D、下降,下降。
5、测量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直流电压为9V,此时发现有一只二极管已经断开,其变压器副边电压为______。
A、0V;
B、20V;
C、40V;
D、15V。
6、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
A、-12V;
B、-9V;
C、-3V;
D、-6V。
7、在图2所示电路中,稳压二极管
A、5V;
B、7V;
C、0V;
D、2V。
8、在图3所示电路中,二极管
A、
B、
C、
D、
9、在图4所示稳压电路中,已知
A、6V;
B、15V;
C、21V;
D、9V。
10、在图5所示稳压电路中,已知
A、1000Ω;
B、500Ω;
C、250Ω;
D、200Ω。
13. 半导体三极管与基本放大电路
第十三章测试题
1、图1所示为某型号三极管的各电极实测对地电压数据,据此可判断此三极管是______型______管,工作在______状态。( )
A、PNP、硅、截止;
B、NPN、锗、饱和;
C、PNP、硅、放大;
D、NPN、硅、饱和。
2、在图2中,静态时,欲使集电极电流增大应______。( )
A、减小
B、
C、减小
D、增大
3、直流负反馈可以______。( )
A、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B、稳定静态工作点
C、扩展频带;
D、稳定放大倍数。
4、在图3中,直流电压表的读数为9V。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B、
C、
D、
5、射极输出器______。( )
A、有电流放大作用,没有电压放大作用;
B、有电流放大作用,也有电压放大作用;
C、有电压放大作用,没有电流放大作用;
D、没有电流放大作用,也没有电压放大作用。
6、在图4中,若将
A、增大、减小;
B、减小、增大;
C、增大、不变;
D、减小、不变。
7、在图4中,
A、360 kΩ;
B、300 kΩ;
C、600 kΩ;
D、660 kΩ。
8、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当集电极电阻
A、增加、饱和;
B、减小、饱和;
C、增加、截止;
D、减小、截止。
9、一个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前级和后级的静态工作点均偏低,当前级输入信号幅度足够大时,后级输出电压波形将首先产生饱和失真。
10、图4中的晶体管原处于放大状态,若将
14.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第十四章测试题
1、在放大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可以引入______;若要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______。( )
A、直流负反馈、交流负反馈;
B、交流负反馈、交流正反馈;
C、交流正反馈、交流负反馈;
D、交流负反馈、直流负反馈。
2、如希望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稳定,则应引入______;如希望负载变化时输出电流稳定,则应引入______;如希望减小放大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则可采用______。( )
A、串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电压负反馈;
B、电压负反馈、电流负反馈、串联负反馈;
C、并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电流负反馈;
D、电压负反馈、串联负反馈、电流负反馈;
3、在图1所示电路,
A、电压并联负反馈;
B、电流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压串联负反馈。
4、欲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
A、串联负反馈、并联负反馈;
B、并联负反馈、串联负反馈;
C、电压负反馈、电流负反馈;
D、电流负反馈、电压负反馈。
5、判断图3所示电路的反馈类型。( )
A、电压并联负反馈;
B、电流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压串联负反馈。
6、输入失调电压是指输出电压为零时折算到输入端的等效补偿电压。
7、在图2所示电路中,由于把运算放大器视为理想器件,故可认为i=0。
8、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开环放大倍数越大,闭环放大倍数就越稳定。
15.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
第十五章测试题
1、在图1所示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中,已知
A、9.8 kΩ;
B、510 kΩ;
C、5000 kΩ;
D、200kΩ。
2、如图2所示电路,若输入电压
A、-15V;
B、约为+15V;
C、-30V;
D、约为+30V。
3、上题中所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的调节范围是( )。
A、-1~0;
B、0~1;
C、-1~1;
D、-1~0.5。
4、电路如图4所示,则
A、
B、
C、
D、
5、在图5所示电路中,已知
A、-4.5V;
B、+4.5V;
C、-5.4V;
D、+5.4V。
6、在图6所示电路中,已知
A、-6.5V;
B、+6.5V;
C、-5.5V;
D、+5.5V。
7、在图7所示电路中,已知
A、-4V;
B、+4V;
C、-6V;
D、+6V。
8、在图8所示电路中,已知
A、0.1s;
B、0.2s;
C、1s;
D、2s。
9、工作在开环状态下的比较电路,其输出不是
10、电路如图3所示,当电阻器的滑动端处于最下端时,电路是差动输入运算电路。
16.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十六章测试题
1、正弦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的临界条件是( )。
A、
B、
C、
D、
2、组成RC串并联式正弦波振荡器的放大电路的的放大倍数必须是大于( )倍。
A、2;
B、3;
C、5;
D、6。
3、正弦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由选频网络确定。
4、若
5、利用相位条件,可以判断图1所示电路能产生自激振荡。
6、利用相位条件,可以判断图2所示电路不能产生自激振荡。
7、利用相位条件,可以判断图3所示电路能产生自激振荡。
8、利用相位条件,可以判断图4所示电路不能产生自激振荡。
17.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第十七章测试题
1、如图1所示逻辑门电路,则输出F的表达式为( )。
A、F = A+B+C;
B、F = ABC;
C、F = (A+B)C;
D、F=AB+C。
2、TTL电路的电源电压值和输出电压的高、低电平值依次为( )。
A、5V,3.6V,0.3V;
B、10V,3.6V,0.3V;
C、5V,1.4V,0.3V;
D、10V,1.4V,0.3V。
3、图2中的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欲使其截止,应( )。
A、增大
B、减小
C、改变
D、减小
4、图3所示逻辑电路的逻辑表达式为( )。
A、
B、
C、
D、
5、图4所示为某逻辑门电路的输入A、B和输出F的波形图,可知该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为( )。
A、或非门;
B、与非门;
C、异或门;
D、与或非门。
6、三态与非门的三种状态是指( )。
A、饱和,截止,高阻态;
B、高电平,低电平,高阻态;
C、饱和,截止,放大;
D、高电平,低电平,放大。
7、逻辑表达式
A、
B、
C、
D、
8、TTL与非门在使用时,可以将输出端并联作线与。
9、在数字电路中,晶体管工作在饱和或截止状态。
18. 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
第十八章测试题
1、计数器在电路组成上的特点是( )。
A、有C输入端,无数码输入端;
B、有C输入端和数码输入端;
C、无C输人端,无数码输入端;
D、无C输入端,有数码输入端。
2、触发器如图1所示,可以制定该触发器状态为( )。
A、计数;
B、保持;
C、置1;
D、置0。
3、图2所示是D触发器具有( )功能。
A、计数;
B、置0;
C、置1;
D、保持。
4、在图3所示电路中,当A=0,B=1,C=0,D=1时,触发器具有( )功能。
A、置0;
B、置1;
C、计数;
D、保持。
5、具有“置0”、“置1”、“保持”和“计数翻转”功能的触发器是JK触发器。
6、仅具有“翻转”功能的触发器是JK触发器。
7、时序电路可以由触发器或触发器和门电路的组合组成。
8、时序电路输出状态的改变仅与该时刻输入信号的状态有关。
9、利用中规模集成计数器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有复位法、预置数法、级联复位法。
10、触发器是由门电路构成的,但它不同于门电路的功能,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记忆功能。
电工电子技术测试题
电工电子技术测试题
1、电路如图1所示,
A、端电压U的变化
B、输出电流I的变化
C、电阻R支路电流的变化
D、上述三者同时变化
2、电路如图2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流源吸收功率,电压源发出功率
B、电流源和电压源都吸收功率
C、电流源发出功率,电压源吸收功率
D、电流源和电压源都发出功率
3、在图3中,
A、0
B、1
C、-1
D、3
4、电路如图4所示,支路电流
A、0.5A与1.5V
B、0A与1V
C、0A与-1V
D、1A与0V
5、如图5所示电路中
A、1.25
B、1.5
C、2
D、2.5
6、图6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前已达稳定状态,在t=0时刻将开关S闭合,则t>0后电感元件中的电流
A、与图示方向相同且逐渐增大
B、与图示方向相反且逐渐减少
C、与图示方向相同且逐渐减少
D、与图示方向相反且逐渐增大
7、图7所示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A、RC/2
B、2/RC
C、1/RC
D、RC
8、图8所示正弦电路中
A、(5+j5)Ω
B、(5-j5)Ω
C、10∠45°Ω
D、10-∠45°Ω
9、图9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
A、
B、
C、
D、
10、如图10所示,若感抗
A、50∠-60°
B、50∠120°
C、2∠-60°
D、2∠120°
11、在R、L、C串联正弦电路中,若电阻上电压为9V,电感上电压为30V,电容上电压为18V,则电路的总电压U为( )V。
A、57
B、15
C、21
D、3
12、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连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
A、
B、
C、
D、
13、三角形接法的对称三相负载接至相序为A、B、C的对称三相电源上,已知相电流
A、
B、
C、
D、
14、有一闭合铁心线圈,在下面几种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在交流励磁中,铁心截面积加倍,线圈中的电阻和匝数以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减半;线圈电流和铜损也相应降低
B、在直流励磁中,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的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电流和铜损不变磁场强度加倍
C、在交流励磁中,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的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减半;线圈电流和铜损减小
D、在交流励磁中,电流频率减半,电流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加倍(在铁心不饱和的前提下),线圈电流和铜损将并不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15、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的正确接法应当是( )。
A、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串联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合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接在控制电路内
B、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串联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接在控制电路内
C、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并联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并联接在控制电路内
D、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并联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合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接在控制电路内
16、一负载电阻为
A、0.8
B、8
C、80
D、800
17、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中,常用来实现接通和断开电动机或其他设备的主电路器件是( )。
A、组合开关
B、交流接触器
C、中间继电器
D、热继电器
18、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
A、
B、
C、
D、
19、单相桥式整流加电容滤波,直流输出电压为30V,则交流输入电压有效值为( )V。
A、30
B、33
C、25
D、27
20、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负载为500Ω电阻,变压器的副边电压为12V,则负载上电压平均值和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
A、5.4V、12V
B、5.4V、17V
C、9V、12V
D、9V、17V
21、处于截止状态的三极管,其工作状态是( )。
A、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D、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22、分压式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是利用了( )。
A、交流电流负反馈
B、交流电压负反馈
C、直流电流负反馈
D、直流电压负反馈
23、若三级放大电路中的各级电压增益
A、100
B、80
C、1000
D、10000
24、在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为提高效率和克服失真,一般器件的工作状态应选在( )。
A、甲类
B、甲乙类
C、乙类
D、丁类
25、理想运放的“虚短”特性指的是( )。
A、
B、
C、
D、
26、已知逻辑函数
A、
B、
C、
D、
27、一个10进制加法计数器,起始状态为0000,当输入了16个脉冲之后,计数器的状态为( )。
A、0101
B、0110
C、0100
D、1000
28、一门电路的输入端A、B和输出端C的波形如图11所示,则该门电路为( )。
A、与门
B、或门
C、或非门
D、与非门
29、逻辑电路如图12所示,已知输入波形A为脉冲信号,则输出F的波形为( )。
A、高电平1
B、与A反相的脉冲信号
C、低电平0
D、与A相同的脉冲信号
30、逻辑电路如图13所示,已知F=1,则ABCD的值为( )。
A、0101
B、1110
C、1010
D、1101
31、对非线性电路,欧姆定律不成立,但基尔霍夫定律仍然成立。( )
32、要使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增大一倍,则电容应减少1/2。( )
33、典型差动放大电路的公共射极电阻R,对共模和差模信号均有抑制作用。( )
34、同步时序电路和异步时序电路区别在于前者有共同时钟脉冲。( )
35、构成一个十四进制的计数器,需要4个触发器。( )
电工电子技术测试题
电工电子技术测试题
1、电路如图1所示,
A、端电压U的变化
B、输出电流I的变化
C、电阻R支路电流的变化
D、上述三者同时变化
2、电路如图2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流源吸收功率,电压源发出功率
B、电流源和电压源都吸收功率
C、电流源发出功率,电压源吸收功率
D、电流源和电压源都发出功率
3、在图3中,
A、0
B、1
C、-1
D、3
4、电路如图4所示,支路电流
A、0.5A与1.5V
B、0A与1V
C、0A与-1V
D、1A与0V
5、如图5所示电路中
A、1.25
B、1.5
C、2
D、2.5
6、图6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前已达稳定状态,在t=0时刻将开关S闭合,则t>0后电感元件中的电流
A、与图示方向相同且逐渐增大
B、与图示方向相反且逐渐减少
C、与图示方向相同且逐渐减少
D、与图示方向相反且逐渐增大
7、图7所示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A、RC/2
B、2/RC
C、1/RC
D、RC
8、图8所示正弦电路中
A、(5+j5)Ω
B、(5-j5)Ω
C、10∠45°Ω
D、10-∠45°Ω
9、图9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
A、
B、
C、
D、
10、如图10所示,若感抗
A、50∠-60°
B、50∠120°
C、2∠-60°
D、2∠120°
11、在R、L、C串联正弦电路中,若电阻上电压为9V,电感上电压为30V,电容上电压为18V,则电路的总电压U为( )V。
A、57
B、15
C、21
D、3
12、当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连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
A、
B、
C、
D、
13、三角形接法的对称三相负载接至相序为A、B、C的对称三相电源上,已知相电流
A、
B、
C、
D、
14、有一闭合铁心线圈,在下面几种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在交流励磁中,铁心截面积加倍,线圈中的电阻和匝数以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减半;线圈电流和铜损也相应降低
B、在直流励磁中,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的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电流和铜损不变磁场强度加倍
C、在交流励磁中,线圈匝数加倍,线圈的电阻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减半;线圈电流和铜损减小
D、在交流励磁中,电流频率减半,电流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加倍(在铁心不饱和的前提下),线圈电流和铜损将并不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15、在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热继电器的正确接法应当是( )。
A、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串联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合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接在控制电路内
B、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串联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接在控制电路内
C、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并联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断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并联接在控制电路内
D、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并联在主电路内,而把它的动合触点与接触器的线圈串联接在控制电路内
16、一负载电阻为
A、0.8
B、8
C、80
D、800
17、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中,常用来实现接通和断开电动机或其他设备的主电路器件是( )。
A、组合开关
B、交流接触器
C、中间继电器
D、热继电器
18、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的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
A、
B、
C、
D、
19、单相桥式整流加电容滤波,直流输出电压为30V,则交流输入电压有效值为( )V。
A、30
B、33
C、25
D、27
20、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负载为500Ω电阻,变压器的副边电压为12V,则负载上电压平均值和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
A、5.4V、12V
B、5.4V、17V
C、9V、12V
D、9V、17V
21、处于截止状态的三极管,其工作状态是( )。
A、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
B、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
C、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
D、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22、分压式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是利用了( )。
A、交流电流负反馈
B、交流电压负反馈
C、直流电流负反馈
D、直流电压负反馈
23、若三级放大电路中的各级电压增益
A、100
B、80
C、1000
D、10000
24、在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中,为提高效率和克服失真,一般器件的工作状态应选在( )。
A、甲类
B、甲乙类
C、乙类
D、丁类
25、理想运放的“虚短”特性指的是( )。
A、
B、
C、
D、
26、已知逻辑函数
A、
B、
C、
D、
27、一个10进制加法计数器,起始状态为0000,当输入了16个脉冲之后,计数器的状态为( )。
A、0101
B、0110
C、0100
D、1000
28、一门电路的输入端A、B和输出端C的波形如图11所示,则该门电路为( )。
A、与门
B、或门
C、或非门
D、与非门
29、逻辑电路如图12所示,已知输入波形A为脉冲信号,则输出F的波形为( )。
A、高电平1
B、与A反相的脉冲信号
C、低电平0
D、与A相同的脉冲信号
30、逻辑电路如图13所示,已知F=1,则ABCD的值为( )。
A、0101
B、1110
C、1010
D、1101
31、对非线性电路,欧姆定律不成立,但基尔霍夫定律仍然成立。( )
32、要使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频率增大一倍,则电容应减少1/2。( )
33、典型差动放大电路的公共射极电阻R,对共模和差模信号均有抑制作用。( )
34、同步时序电路和异步时序电路区别在于前者有共同时钟脉冲。( )
35、构成一个十四进制的计数器,需要4个触发器。( )